开车的朋友都了解,酒后驾驶是万万不可的,全国每年由于酒后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不在少数。对于酒后驾驶的害处不少驾驶员都铭记在心,但有一种行为也同样可以导致危险驾驶,那就是“药驾”。
什么是药驾?
顾名思义,药驾就是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后依旧开车上路的行为。一些驾驶员在服用了这类药物后或许会出现嗜睡、困乏、头晕、耳鸣、反应迟钝等症状,在行车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危险。
什么常备药或许会致使药驾?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7大类药品包含:
1、镇静催眠药:譬如唑吡坦、地西泮、艾司唑仑,会使服药者头晕困倦、嗜睡、视力模糊、注意力降低。
2、抗癫痫药物:譬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或许会使人头晕头痛、嗜睡等。
3、抗过敏药:譬如氯苯那敏也会产生嗜睡。
4、解热镇痛药:譬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会产生头痛、头晕、视觉障碍的不好的反应。
5、镇咳药:譬如右美沙芬,会产生嗜睡、头晕的不好的反应。
6、抗高血压药物:譬如硝苯地平,会产生头痛、眩晕、嗜睡、低血压。
7、降糖药:譬如格列苯脲,或许会产生低血糖,从而致使惊厥、昏迷、意识模糊。
这三种服药习惯不可以有
1、超量服药:譬如超剂量或自行增加用药的频率。2、重复用药;3、药物混吃。
服药多长时间后可以开车?
至少6-8小时。
药物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后降低到肯定水平才能开车。服用不一样的药物后,血药浓度降低所需的时间也并不一模一样。但通常来讲,服药后至少需要6-8个小时。
最后元贝驾考我们提醒广大驾驶员:服药前必须要阅读说明书,有的说明书的需要注意的地方里会标明“服药后不能驾驶机动车辆”的字样。期望大伙都提升对“药驾”的认识,平平安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