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车的时候,大家都想有辆车,开着车兜兜风。可有了车之后,烦恼也就接踵而至,用车得烧钱,汽车保养也得烧钱,想想都头疼。更愁人的是,因为不知道行情,修理常常入坑。
为此,记者整理了平时修理常常会遇见的问题,在此为用户提个醒!
1、小病大修
本来车子没什么大问题,但某些不好的企业欺负用户不懂车,故意夸大汽车问题,报出一堆非必须的修理项目,趁机“捞钱”。
提醒:遇到这种坑的时候,要主动向修理店要测试凭证。这个凭证还可以作为日后申诉、需要赔偿的证据。
2、配件只换不修
就说上段时间同事小赵的车钥匙失灵打不开车门,去4S店检查之后人家告诉他只能换一把新钥匙,3000块!没别的方法。小赵一听来了脾气,改去附近一家普通修理店,就是换块电池的事,15块钱就解决了。
提醒:千万不要想去别的地方也得修,浪费时间费力的就如此吧,必须要做到“货比三家”,同时积累点汽修的小常识。不然你凑合了一次,就多花一次冤枉钱。
3、以旧充新、以假充真
某些汽修保养店把碰撞或者事故后,本应该更换掉的保险杠、叶子板、大灯等被修理店修复喷漆后又重新装回去,根据全新配件收费,其收益可达50%-80%左右。
提醒:记得把更换下来的废旧配件带走,由于大概下一个人用的就是你的这类废件。还有,更换配件前千万看准是不是是正厂配件,能否保修,目前的假货太多,必须要仔细又仔细。
4、事故车越修越伤
把出了事故的车送去修理,没想到越修问题越多,不只修出大问题,还越修越频繁,那叫一个修的没完没了。然而这只不过由于那些不诚信的企业维修工把车上比较新的部件拿走卖掉,取而代之的是旧件或者是残次件。更有甚者则往机油里掺白糖,所以事故车也将越修越伤。
提醒:建议各位用户送修理的时候与修理站的人一块将车的外观、备胎及工具等进行确认、记录。还有,汽车定损时候必须要在旁监督,并且拿到定损单之后再走。
5、掉包配件
掉包这种现象只有个别的、及其不合法的修理店会干,合法的4S店修理厂基本没有这样的情况。多被掉包的配件有各类传感器、实行器元件、汽车轮胎等。
提醒:预防这种坑就需要各位用户上点心,对自己该换的零部件有个细致的认知。
6、熟人宰客
中国人都有些观念“有熟人好办事”,但这种观念在修理行业就是个笑话,除非这个“熟人”跟你是实打实的好朋友,保证不会坑你。不然,你所谓“混熟了”就能防止的“潜规则”只是变个法子继续坑而已。
提醒:“熟人”该防也得防,但防其他人同时,自己也要做到心中有数。